信息中心
雷电业务发展的社会需求分析

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5.06.20 13:57

 
  一、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并明确提出要加强建设天基、地基立体化的覆盖全国的雷电综合探测网,并结合雷达、探空以及卫星云图等观测资料,建立统一、实用的综合雷电资料共享平台,开展雷电探测试验和资料的应用研究,为我国雷电的预警、预报方法和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中国气象局通过雷电监测预警与服务业务体系的建立,牵头开展雷电监测与预警预报业务,统筹规划全国雷电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规范雷电探测布局,实现全行业雷电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各部门协调发展,以增强国家防雷减灾总体能力,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具体举措。

  近些年来,一些省市气象部门陆续建立了地闪定位局域网,各省市气象部门也都成立了专门的雷电防护机构,形成了一支专业雷电防护队伍,为我国气象事业和雷电防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总体而言,气象部门在雷电监测、防护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通过研究型雷电业务体制的建立,为雷电防护事业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撑,使气象部门在雷电基础理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以及防护中发挥出应有的主导作用,这也是促进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国家公共安全的需求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达134天。雷电作为自然界中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灾害之一,给我国航空航天、国防、通讯、计算机、电子工业、化工石油、邮电、交通、森林等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达上千人,财产损失上亿元。雷电灾害已经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雷电灾害预警与防御问题已涉及到各行各业,加强雷电监测和雷电机理以及成灾过程的研究,进一步推动雷电监测、预报和防护技术服务和业务化,提高对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对于提高我国雷电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满足国家公共安全对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的需求的重要内容。

  三、雷电防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雷电防护事业是气象事业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增大。雷电防护事业为社会防雷减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家十分重视雷电防护工作及其未来的发展。

  雷电防护事业未来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建立和发展研究型业务体制,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业务脱节的问题,促进科研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培养造就既懂科研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目前从事雷电研究的机构主要是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少数几个大学,研究力量薄弱,且各研究机构间缺乏有机联合。

  因此,中国气象局应牵头组织和联合我国雷电科研力量,形成国家级科研型业务体系,开展雷电科研、业务和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我国雷电研究和业务服务的整体能力,以保障雷电防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防雷信息网)

 

总访问量 2346958 次
版权所有:南京吉尚物贸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200318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