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防灾减灾,筑牢生命的“防火墙”—OBO防雷器江苏代理商南京吉尚转载

      地震防护“这是生命探测仪,地震发生后,可以通过它探测哪里有生命存在,然后再去施救。”5月12日上午,我市在中心城鼓楼广场组织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袁州区消防一中队的排长陈广瑞与官兵们带来了30多种消防器材,现场教市民在灾害发生后,如何科学自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今年4月14日的玉树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惨痛的记忆,至今难以忘怀。据有关专家分析,从2009年开始,全球地震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宜春的地质构造如何呢?有没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宜春地震台台长吴小勇告诉记者,宜春及邻区(萍乡、新余)历史上属于地震弱活动区,但也曾发生过3.0级以上地震22次,发生5.0级以上地震3次,分别为公元319年1月靖安西北5蚝虔级地震,1361年秋靖安5蚝虔级地震和1888年3月29日宜丰5蚣虔级地震。
  袁州区与分宜县交界处2002年7月9日发生ML(里氏)4.0级地震,2004年6月4日樟树市发生ML3.6级地震,2008年4月24日分宜发生ML3.3级地震,2009年4月20日、2009年5月3日分宜又分别发生ML3.2级、ML3.1级地震。今年1月1日、6日、9日袁州区西村连续发生了3次ML2.0级以上地震,4月23日樟树发生了一次ML2.6级地震。这些地震都较轻微,人基本感觉不到。
  宜春及邻区的断裂带主要有:萍乡———樟树———广丰东西向断裂带;九江———靖安———宜丰北东西断裂带;九江———高安———吉安北北东向断裂带;湖口———樟树———吉安北北东向断裂带;靖安———向塘———南城北西向断裂带;宜春———吉安———会昌北西向断裂带。其实,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震前动物异常反应比较普遍,植物、气象以及地下水都有一些异常反应。但是由于科技水平尚不发达,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对地震的发生作出准确的预报,防震减灾的重点必须放在设防上。
  目前,我国通过建立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体系建设和紧急救援体系建设三道防线,应对地震灾害的发生。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平时要做好地震的准备工作,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险的较好方法。
  在家中避震,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和站在房屋中央,这是身体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住楼房的朋友要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内,承重墙墙角和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住平房的人如果室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室内避震要选择炕沿下或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在学校、公共场所、户外、野外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冷静选择不同的避险方式。
  防雷避险常识春天是雷电多发期。据介绍,江西省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6天至94天,属于多雷区。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到2006年,全省共发生大小雷击灾害事故4000余起,人员伤亡7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而我市的雷电发生率也较高,因此大家特别要注重防范雷电灾害。
  在野外,特别是在旅途中,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是否会出现雷电天气。雷击对人体的伤害特别大。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挛、心搏停止,严重时会使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当雷电电流伤害大脑呼吸中枢时,会使受害者停止呼吸;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电灼伤或肌肉闪电性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防雷避险常识: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中。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如果在游泳或者在小艇上,应马上上岸,即便是在大船上,也应躲在船舱里。头顶电闪雷鸣时,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在膝盖上,身体向前屈,临时躲避。发生雷电时,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及作业,也不要在稻田里作业。不适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应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假如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农具、高尔夫球杆等物品扛在肩上。打雷时,也不适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切忌狂奔。
  急救要点:人员遭受雷击大多数不会立即死亡,应该及时抢救。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身上泼水或用厚外衣、毯子将身体裹住以扑灭火焰,也可以在地上翻滚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如果遭受雷击者意识丧失和呼吸、心跳骤停时,要先作心肺复苏抢救,再处理电灼伤创面。电灼伤创面要先用冷水冷却,然后用干净布块包扎,要及时将人送往医院。
  山洪等地质灾害的预防每年的4月至9月,是气象灾害频发期。这个时候处于雨季,由于降雨引发的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我市属于丘陵地带,山洪灾害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防御山洪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是当前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根据山洪灾害的致灾原因和特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御躲避,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人们也应认识到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防灾意识淡薄,也加重了山洪灾害的危害程度。
  山洪灾害的种类包括溪河洪水、滑坡、泥石流。
  预防山洪灾害的方法:发生暴雨时,要高度警惕。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和山体有无异样。特别是晚上,更要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发生暴雨时,要加强对山塘水库水位、渗漏等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要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遭遇山洪时,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泥石流发生时,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山体滑坡时,应向滑坡体两侧跑。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要事先制定转移路线和地点,落实撤离组织人员和责任。被洪水围困时,要理性求助,有通讯条件的,可以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没有通讯条件的,要想办法向外界发出紧急救援求助信号,同时采取自救措施。低洼处的住宅在洪水围困或淹没的,要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并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对于住宅基地,应合理选择,建房应选择在平整稳定的山坡和高地,要远离河滩及沟谷等低洼地带。同时严禁向溪流倾倒垃圾、工程渣土等废物废料,并禁止侵占河道滩涂,以免山洪爆发引起河道不畅。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之策当火灾发生时不要慌张,牢记以下几个防火要领,可以避免或减少伤害———
  从建筑物中疏散:尽量向下而不是向上逃生,不要乘坐电梯,可利用室内步行楼梯或消防电梯;不要慌张,切勿盲目跳楼,要将自己充分暴露在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人员的救援。
  防止火势蔓延:把门关上以防止火势蔓延;如有可能,采取将门淋水、防护隔热等措施。
  关闭煤气并致电求助:火灾中极易引起煤气爆炸,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煤气总开关,并致电相关部门。如果是液化气罐,应关闭总阀门,并尽可能使其远离火源、火场。
  尝试灭火:当火势较小时,可用水或其他的灭火剂以正确的灭火方法及时控制和扑灭。同时,在不危及自己的情况下,也可尝试进行灭火工作。
  被困于火患中时:此时,千万不要惊慌,保持冷静,然后采取以下有效方法,在火灾中自救。如果已无法疏散,要跑进没有失火的房间,最好是窗户朝向马路的房间,因为这样有利于你同外面的人取得联系,争取外部救援;把门关上,并塞住门缝,防止烟雾钻进房内;呼叫求救,尽量靠近当街窗口等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发出求救信号,或电话求救;如果被困于三层以下位置,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再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或是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火灾中,身处高楼层切不可急躁,尽量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从烟雾中脱困:如果被困在充满烟雾的房间里,应用手和膝盖爬行,并使身体保持在最低的位置。因为在火灾中,离地约30厘米到60厘米的空间里,有一些较为干净的空气,可避免吸进烟雾中有毒物质。
  衣服着火时:如果衣服着火了,不要盲目乱跑,因为空气的流动会使火势加重,应就地躺下,用手遮住自己的脸,不断打滚扑灭火焰。

(来源:2010-5-14 8:30:00  来源: 宜春新闻网)

 

总访问量 2346958 次
版权所有:南京吉尚物贸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20031807号-1